记者日前走进德清博采AI虚拟影视基地7号影棚,只见直径50米、270度环绕的屏幕上,斗拱雄浑大气、屋脊线条轻柔,画面细腻。记者正惊叹于其显示之真,一位身着红袍、头戴幞头的演员从跟前缓缓走过。虚与实的结合中,千年宋韵仿佛近在咫尺。
移步换景,长时间注视电子屏产生的眩晕感将人拉回现实:这是由2.66万块LED屏幕组成、6亿像素实时渲染的“超级巨幕系统”。
如此“未来片场”,道出浙江文化产业之变——浙江文化建设“八项工程”实施20年来,文化产业促进工程持续发力,数字技术愈发成为强劲引擎,推动“人工智能+文化”等新业态发展,文化与科技融合的赛道不断拓宽。
数据印证了这一点。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,2024年,文化新业态对文化产业营收增长的贡献率已达57.9%。
遇见,一屏“唤醒”的千年历史
当环绕巨幕亮起,摄影机开始转动,沉睡的吴越历史在镜头前慢慢苏醒。
“准备——射!”导演一声令下,虚拟江畔500名弓弩手同时弯弓射箭。监视器中,3000支箭划破空气,直扑钱塘潮头。“通过虚拟制片这种新兴的影视拍摄技术,我们能够将‘钱王射潮’的细节一一还原,重塑实拍难以复制的史诗感。”浙产纪录片《吴越国》总导演许继锋感慨,6天拍完18场大场景、大跨度的戏份,这在传统片场是难以想象的。
轻点操控台,箭雨又化作漫天花雨,实现棚内场景的分钟级转换。吴越王钱镠致夫人戴氏信中“陌上花开,可缓缓归矣”的意境,随之在光影中缓缓流淌。
“一个影棚里就可以拍完一整部电影,能节约85%的场景搭建成本,效率是传统制片的3倍。”博采传媒虚拟现场组组长郭志伟说。
万隆优配-杭州网上配资-配资网站免费-股票平台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