图片
图片
夏天的湿邪啊,就像刚从水里捞出来的棉絮,黏在身上甩都甩不掉:
早上起来嗓子里总卡着口痰,咳半天咳不净,咽下去又膈应;
浑身沉得像绑了沙袋,上二楼都喘;
舌头胖得有牙印,舌苔腻乎乎的,看啥菜都没胃口。
其实咱身上藏着 3 个 “祛痰小能手”:
阴陵泉能让脾胃少生痰,膻中穴能让气推着痰走,支沟穴能把剩的湿浊排干净。
每天花 10 分钟按按,痰少了,身子轻了,说话嗓子都亮堂了。
(戳上图,可进店)一、阴陵泉:让脾胃别再造痰
「脾主运化」,意思是:脾就像家里的 “废水处理厂”,夏天冰西瓜、凉菜吃多了,脾就冻僵了,水湿堆在肚子里,慢慢就沤成了痰。
痰比湿气更让人讨厌,湿气流动性强,痰黏黏糊糊的,走到哪儿堵到哪儿。
膝盖内侧那个窝窝里的阴陵泉,就是给脾 “解冻” 的开关,按它就像给老机器上润滑油,让脾重新转起来,从根上少生痰。
坐着把腿弯起来,膝盖内侧能摸到个小坑,用大拇指按下去,酸酸胀胀的就是穴位所在。
图片
早上吃撑了、喝了冰汽水,或者觉得肚子沉甸甸的时候,涂抹蓝色艾草精油在小腿内侧,用长柄的纯铜刮痧板从上往下刮痧。
您会发现刮痧完想打嗝,肚子里 “咕噜” 响,这是脾醒过来干活了,痰没了源头,自然就少了。
图片
二、膻中穴:让气推着痰出去
痰生成了,得靠气推着走。
要是总生闷气、天天坐着不动,气就像堵在水管里的死水,痰也跟着卡在喉咙、胸口,咳不出咽不下。
两乳头中间的所在,是膻中穴,膻中穴是「气会」,就是 “气的调度站”,凡是和气有关的病痛,用ta就对了。
按它能让气顺起来,痰也跟着 “乖乖往外走”。
图片
用手掌根贴着膻中穴,顺时针慢慢揉,每次 3 分钟。
前两天跟张姐聊天,她说生气后胸口闷得慌,痰堵在嗓子眼,揉了两天膻中穴,咳几声痰就出来了,胸口像开了窗似的,非常舒服。
夏天走几步路气喘吁吁的,开空调久坐,肩膀僵、胸口闷的人,也可以在膻中穴绑个单联的镂空艾灸罐。
艾灸罐装上艾柱后,由于艾灸罐底部镂空,艾草的热力可以慢慢渗透到胸部,像给水管松绑,痰不堵了,呼吸都能深半截。
图片
三、支沟穴:把剩的湿浊清干净
痰湿不光是嗓子里的痰,身上的 “浊水” 也算 —— 大便黏马桶、小便不利索、腿肿得穿不上鞋,都是水湿没排净。
按它能让多余的水湿顺着尿、汗排出去,痰也跟着变稀、变少。
手背朝上,手腕横纹往上量3寸,摸着两根硬骨头,中间的坑就是它。
用食指和中指并拢按,每次 3 分钟,按到有点发麻最好。
支沟穴古人总结了一句话,特别好:“支沟一穴通三焦,火炼湿浊化轻烟,上可解胸闷痰黏,下能通二便难关”。
除了化痰湿之物,大便小便有异常,也是可以艾灸支沟穴的,比如便秘,腹泻!
今晚洗完澡,先揉揉膻中穴试试?保准您觉得胸口松快,想深深吸口气 —— 那就是痰在 “搬家” 呢!
图片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万隆优配-杭州网上配资-配资网站免费-股票平台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